300人社区精心安置近千名滞留旅客。
“在困难面前,每个人都会牵手走过。”
7月31日,被困在暴雨中的K396次列车近千名乘客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临时避难。在接下来的30-40个小时里,这个只有300人的小社区把招待陌生人的一切都给了出来,家里储存的食物,地里种的黄瓜,树上的李子和秋海棠全部呈现出来。
当时,罗坡岭社区也面临着因暴雨而断水、断电、断路的窘境。这个小社区朴素的善意,就是那句“遇到困难,大家一个手就过去了”。
“一定要确保转移到落坡岭的乘客的安全”
当我们7月29日17: 30从内蒙古乌海市出发时,麦布调研组组长侯钰怎么也没想到,一场持续的暴雨会改变他们计划中的北京“六天五夜”学习之旅——本应于7月30日9: 00到达北京的K396次列车,因前方隧道塌方而临时停车,最近的一站是落坡岭小区,步行需要120分钟。
在等待的过程中,除了担心失去与外界的联系,侯钰和其他三名老师还担心食物储备。一组44名儿童仅在7月30日早上带了足够吃的食物。虽然他们在火车上紧急补充了方便面,但如果再等下去,孩子们可能会饿肚子。孩子大多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最小的才9岁。
一直在下雨。根据北京市气象局稍后发布的信息,7月29日晚开始的降雨是北京有仪器记录以来140年来最大的降雨极值。K396次列车遇险的门头沟,也是此轮降雨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千名旅客和乘务员在K396次列车上等待了24个多小时。周边水库水位大幅上涨,铁路损毁严重,短时间内难以修复。7月31日上午,K396次列车接到通知,必须尽快转移旅客。与此同时,正在社区查看灾情的罗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被叫到铁路上的一个值班室接电话。当时,罗坡岭也处于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状态,只能通过铁路内部的通讯系统与外界短暂联系。
电话的另一端,是门头沟区区长陆。孟记得,监狱长在电话里说,“梅尔同志,我命令你确保转移到罗坡岭的乘客的安全。”
“受命”二字是孟的责任,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整个社区没有一个人掉链子。”
7月31日中午,带着44个孩子的学习团接到列车员通知,带着所有贵重物品准备下车,换乘到附近的落坡岭。侯钰和他的同事们帮助孩子们背上书包,开始转移。
打开车门,外面还在下雨,路很滑,10多个阿姨奶奶已经在等着接他们了。远处,每隔几米就有士兵站在对面,像一堵坚固的墙,守护着这些乘客。
侯钰记得,课题组的44个孩子和4个老师是第一批全车转移的,他们被转移到社区条件最好的图书馆暂时休息。
落坡岭社区300多名居民,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出头的孟几乎是最年轻的。但正是这些五六十岁的大妈老奶奶们,把近千名乘客妥善安排在了火车上。带着孩子和老人的分散到居民家中,所有的社区办公室和活动室都挤满了人,连汽车都安排好了。那个强壮的年轻人在过道里凑合着,但他被保证不会被雨淋。一些居民把他们的房间让给乘客,在他们的车里过夜。
“整个小区的纸板和报纸都是用的。”孟说,没有那么多床,但至少不允许客人直接躺在地上。据她统计,80%的居民都在家里接待过K396次列车上的乘客。
社区工作人员安祥菊,50多岁了。她特别心疼课题组的孩子们,把家里的零食都拿来,动员社区居民把家里种的黄瓜给孩子们送去。一位居民给他的孩子送了一个哈密瓜。一个孩子告诉侯钰,这是他吃过的最甜的甜瓜。
很多乘客去罗坡岭的时候饿了很久。但是罗坡岭也是断水断电。我们做什么呢孟正发愁的时候,有居民建议:“来个大锅饭吧。”罗坡岭有几栋楼房和一些平房。几间平房的主人早早烧好柴火,支起大锅,为乘客熬粥。"几个大桶一起煮,用的是各家各户的大米和小米."孟对说道。
煮粥需要水,但是自来水已经断了。60岁的安英义开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到山脚下拉下泉水。我的车没电了,我去开我哥的车。最后我哥的车没电了。一些居民也贡献了家里储存的水。安相菊说,一听说有红色预警,她家早早就把水箱灌满了。为了煮近千人的粥,她没有在她的水缸里留下一滴水。
那时候,罗坡岭的居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外界接触,但他们想都没想就付出了一切。安相举说,整个小区没有一个人掉链子。“就连抠门的这次也格外大方。”
后来,直升机空空投了补给。孩子们看到直升机飞来时欢呼起来。侯钰说,有几个孩子在排队领取物资时哭了。
“这是生命第一。”
除了老老少少,社区工作人员还重点关注了乘客中的重病患者。孟说,他们摸底了所有乘客,包括16名白血病患儿、癌症患者和严重肺栓塞患者。原计划是去北京治疗。
8月2日凌晨,在部队的护送下,K396次列车上的乘客开始向外移动。但是因为道路不通,他们要沿着铁路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换乘点,但是这些重病患者承受不起。孟汇报了情况后,一场接力传递开始了。
上级要求社区先把重病患者送到附近的王萍镇。王平镇后没有路,有相关部门派来的大铲车在那里等着。铲车把病人送到通路处,然后用越野车接力。
孟找了几辆全小区底盘最高的私家车,负责运送重病患者到镇完成第一棒接力。作为社区干部,安相举全程保驾护航。"一路上真是如履薄冰。"安相举说,路上很多地方塌陷,有些路基被挖出来空,一路都是汗。
当他们到达王萍镇时,军队的士兵把病人安顿在铲车的桶里,固定好,慢慢地开始前进。安相举说:“这些年轻的士兵真的很棒。他们密切保护病人。”
这个小社区释放了善意,外界给了他们温暖。孟说,社区里有一个重病患者,必须24小时吸氧,否则生命垂危。在她报道了这个消息后,该地区派出了一个小团队步行了六个小时,并将一台发电机和40升汽油送到了社区,为患者制造氧气。
孟说,当她看到扛着汽油的小分队时,她哭了。“这个人能活着,这是生命第一。”
侯钰和她的同事带着他们的孩子继续他们在北京的学习之旅。她不停地给孟发信息,告诉她孩子们的旅游信息。侯钰说,当他离开罗坡岭时,他没有时间说谢谢。
“大概我们整个小区的袜子都被他们磨破了。”回想起前几天的这段经历,说话快人快语的孟又说又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