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书记第一时间建群,集结救援力量。
从学校到家属院836米,只需要经过一个红绿灯路口。一般情况下,这条路开车只要3分钟,走路不到10分钟。但8月1日晚上,带着十几箱材料,江天一和父亲摸索了三个小时。
江天一所在的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保定幼师)涿州校区位于涿州市西郊。与附近的大马村相比,学校地势较高。
7月31日晚,受暴雨影响,附近的北拒马河水位迅速上涨,洪水自西向东“突袭”学校及周边村镇。南朱玛河决堤了。在两场洪水的围困下,学校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成了“孤岛”。
"水涨得太快,来不及反应。"8月1日上午,江天一和父亲被通知将车移出学校。当他们回来时,学校被洪水淹没了。“当时还有130人被困在楼里,大部分是老师和家属,也有老人和孩子。”
雨还是断断续续的,救援队大多在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保定幼儿园被困人员决定先自救。
组织突出洪水包围圈。
8月1日晚,保定幼儿园团委书记李登登发现,“幼师买气群”里失联的人越来越多。
没有了电,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原始社会。明明家属楼就在眼前,可李登登还是“迷路”了。他不知道需要救援的被困人员分散在哪里,也不敢保证大家是否暂时安全。李登登回忆,“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想办法恢复联系。”
“请能参与救援的老师加入小组。”8月2日,李登登建立了“保定幼儿园自助互助”微信群。
群聊“链接”到救援部队。一支由25名青年教师组成的青年突击队迅速成立。他们分散在学校各处,打开了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通道。
“我家里还有点吃的,柜子里还有方便面。有需要可以联系我。”"我家有成人和儿童的急救药物."“我的电车有电,家里有充电宝。”很多远在外地的同事主动在群里分享自己可用的资料,同时告知备用钥匙放置点和锁密码。
李登登等团队成员汇总信息,整合需求两端。
保定幼儿园家属院有两栋楼,连接八个单元的地下室因持续暴雨已被淹。“去其他单元还有一条路,顶楼还开着。”家属楼最高13层,每个单元都有人独居。洪水之前,他们缺乏物资储备。为了帮他们交换需求,队员石东硕记不清爬了几个13层。
随着群体中成员的不断扩大,信息开始不仅仅是材料的整合和共享。洪峰什么时候到来?校门外主干道实时情况如何?附近救援队的联系方式是什么?在保证真实可信的前提下,青年突击队都尽量在微信群里传递有用的信息。
“可以说,年轻突击队员积极的自救互救行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外有限的救援资源。”李登登说。尽管被洪水围困,但这些青年志愿者还是成为了“使者”,带领保定幼师学院这座“孤岛”率先突破了未知的屏障。
潜入激流,探索“生命救援通道”
第一次回学校送货的场景,江天一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后怕。
8月1日下午,保定幼儿园周边的超市买不到任何水和食物。从学校搬出来的江天一,在离学校7公里左右的东城坊镇,抢了十几箱水和面包。
“现在的问题不是买不到,而是送不到。”等到江天一回到学校送物资的时候,学校的北、南、西三个方向的道路已经完全被水淹没,只剩下东边一条小路,车辆勉强可以通行。“但我不知道前面的水有多深,不敢轻举妄动。”
当时周围没有可用的救援船,江天一只能呆在路边。将近一个小时后,她终于拦住了一辆路过的“50铲”铲车。
到了晚上,被洪水包围,空气体的湿度不断增加,就连较浅的水域也升起了薄雾。铲车在水中摸索,前方的水情和路况他们完全不知道。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江天一回忆,到学校门口时,水深已经超过铲车的车轮高度,司机不敢往前走,只好原路返回。“后面又来了一辆邻村的救援车,这才是物资的顺利送达。”
运送物资的过程并不容易,但至少为救援队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8月3日,涿州持续多日的暴雨终于按下了“暂停键”。见情况稍有好转,李登登不敢迟疑,立即召集所有突击队员,准备按照可行路线进行“孤岛”转移。
幸运的是,李登登刚一出发,他们就碰巧遇到了一支来自河南省周口市的救援队。李登登告诉记者,虽然当时有专业的救援力量帮忙,但并不代表救援困难就能解决。
浅水区,救援船无法启动,大家只能在齐腰深的水中行走。深水区,水深近4米,水流也很快。救援船被不明物体割伤,几次差点翻船。李登登感慨地说:“这段路程,一般开车5分钟就能到达,但在实际救援过程中,光是过去就花了1个小时。”
其实参与救援的不只是学校的青年突击队。这次救援行动早已成为与校外团体的互救。
当年,李登登还得到了湖北老乡的远程帮助。"他让他在北京的朋友给我们学校带了两车材料。"说到这件事,李登登还是忍不住哽咽。他们白天互通消息,半夜装车。“在原路线大桥坍塌的情况下,这位朋友克服了很多困难。第二天凌晨两点,物资已经到了涿州。”
据介绍,截至8月5日,保定青年突击队已成功转移被困学校的130名教师及家属。同时,学校临时接纳的因洪水被困在大马村的100多名群众已安全撤离。
救援结束后,有人拍照,宝鼎幼儿园学院人事处处长王卓站在“C位”,对着镜头灿烂地笑着。在微信群里,我看到的每个人都好像被感染了,在群里开玩笑,一扫之前的阴霾。王卓本人非常喜欢这张照片,但只是微笑着看着它,眼泪却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实习生 卞良栩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周呈宣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岩】